今天看到黑麵(德志陳)老師的一篇文章【出去玩時攝影器材的選擇】
我自己也有思考過這的問題....

剛買自己人生的第一台單眼相機NIKON D3000 KIT時,

那時也還不會也不懂什麼打光、什麼拍攝角度、什麼ASM模式等,
只想拍出好照片,在18-55VR鏡下,努力的去拍拍拍拍。

後來不管是去老婆公司的員工旅遊,還是兩人的出外縣市度假,
都會努力的拍,可是始終拍不出想要的照片。
最後看了01這個萬惡的嘴砲網站,買了外閃、買了偏光鏡、買了第二個鏡頭,
可是還是沒有辦法拍出想要的照片。

偶然中看到WINGMAN在01的作品文,就開始谷歌他的一切,
入手單眼近一年後,就報名了他的NS課程,向黑麵、烏龍麵兩位老師學習微光人像拍攝。

之後又一年的時間,報名了幾次也是微光人像的課程,
甚至還有日系風格人像課程等,對於攝影的心得也是一日三千。

為了拍出老師上課所呈現的照片風格,買的配件是越來越多,
大光圈鏡頭數支、DV燈、第二支閃光燈、燈架、無影傘、測光錶等,
後來也換了一年前的中階機皇D7000。

到這邊兩年的時間,也是我和女友從認識到交往的兩年,
我每對攝影多一分的熱,就是對我跟女友出遊多一分的沉,
為了拍照,沉默的時間,隨著溝通姿勢、身體角度、對焦變焦而增加,
為了拍照,出遊的攝影器材也越來越沉重。
但是只要能拍出想要的照片,這些沉我想我應該都還可以承受。

到了這今年,我對這份沉開始有一點厭煩了,
我覺得老是這麼多器材帶出門,好煩。
我覺得要是可以像以前拿SONY T30隨便拍且能拍的還好,多好。
所以我開始搜索輕便的隨身機!

但我知道問題點不是輕便的隨身機或是配件很多的單眼相機
因為就算買了隨身機,態度上還是為了拍出好照片,
努力的取角度、調光圈、快門、橋姿勢等,
其實只是把沉的物理感覺輕量化
心裏的沉只會更沉。(且會因為畫質不好而更悶也說不定....)

所以搞清楚狀況是最根本的!
我們是出去玩!不是出去攝!
沒有相機的那年,我可以玩的很開心、很盡興;
有相機的這些年,我應該要更抓住以前的開心還有幸福!

阿宅如果是因為沒有女友就叫做阿宅,那就錯了!
阿宅也可以因為有女友,但是還是個徹底的阿宅啊!
癡漢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
結語就是:明天要去當攝影小助手,我就是小助手。
能協助老師拍出想要的照片,就是小住手的重點。
Can u take the point ?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