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學了攝影以後,精進的路上常常上一些論壇與前輩、同好討論研究,
討論器材、討論技術、討論活動、討論人生等,
發現很多很有趣也很無聊的人事物,但都有他們的意義。
其中比較讓我注意的是,攝影人對於執著的表現,
有些人在論壇上發表了一篇文章,回文的篇數寥寥可數,
於是採取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開門見山法來表述,
很快的這篇文章就蓋起了大樓,回文的篇數可能比5棟101還高。
我有時候也會掉進這種陷阱裏,讓我看到文章就回的陷阱,
其實有些文章也許根本就沒有必要回文,因為答案早在發文者的心中。
從那些回文的文章中,常常看到比六法全書還多字的論點,
說來說去,就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觀點是絕對的,
且說的越多,這種表象就越明顯!
到後來,發文者在說什麼其實早就不重要了... 整個討論論點早已偏移
而最常見到的就是【一人一國,各自表述】
假如知道會有這種現象,回文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。
反而搞的很像邪教一樣。
某天下午我曾經花了幾分鐘想這個問題,
為什麼有些玩攝影的人總是喜歡以自己的觀點去干涉他人的觀點?
難道這樣會比較有成就感?
像那些名嘴一樣,以自我為中心且自以為客觀的方式去判斷一切?
就算是對的,引來一些人的崇拜、反感後,又證明了什麼?
這種執著是不是可以給自己帶來幸福與快樂呢?
反推回去,很多時候,執著不是為了要給自己幸福或是快樂,
只是想給自己很多事情去煩、去忙、去度過人生,而論壇只是剛好可以發揮這一切的地方,
讓一部分的網友覺得去相信自己,感到溫暖。
讓一部分的網友去唾罵自己,讓自己有力氣再戰下去。
這最爽快的地方就是可以度過這個無聊的時段,蓋了五棟101的辯論大樓。
至於是否有影響到他人的觀點,其實可能早就不重要了。
就像嫖客玩過妓女後,給錢走人,謝謝惠顧。
執著的力道,也是EQ控制的一個小範圍,
只是現在不流行說EQ而已。
我的臉書有加入一些社團,社團大大小小、龍蛇混雜、臥虎藏龍的,
每當討論到一些事情,就會有社員出來傳道授業解惑,
然後就會有社員開始另起爐灶,當起救世主去闡述【其實他說的並不是真的】,
雙方爭的你死我活,開始的時候是先禮後兵,轉而有圖有真相,再來一發:我玩十幾年了我會騙大家,
最後再【↓ ↙ ← → + 重拳】發出一記【15000字說的比拍的好之文字亂舞】。
此時在場的鬥士、圍觀的人群完完全全被強姦到無法在接下去了。
一整個就是在比手指敏捷度(STR + AGI)、思考靈敏度(INT + DEX)。
有些文章就算表述的再清楚還是會引起很多人的誤解,
選擇性的射後不理成為了當下沒有辦法的辦法。
對於我來說,擇善固執,但不是絕對執著!
礙於天性慵懶、自嘆不如、喜歡隔山觀虎鬥等因素,
也不想天天與這些文字鬥士為了榮耀奮戰,
所以我給了自己兩句話:「年輕氣盛時醉酒之意不在翁;長大了便要醉翁之意不在酒。」
不需要太執著在與自己、與他人的觀點、言詞上,
但要確定這樣下去是否有偏離幸福與愉悅的方向。